Nachrichten

在一项新的研究中,由来自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的Asael Roichman和Joshua ...
这一发现意味着,玛巴洛沙韦具有“双向保护作用”,既可以治疗患者的流感(保护患者),还可以降低流感在家庭内传播的风险(保护家庭成员)。毫无疑问,玛巴洛沙韦的这一表现,为我们应对未来的流感大流行带来了新启示。
DNA并非赤裸裸地存在,它被一层由复杂蛋白质(proteins)和核糖核酸(RNA)组成的“染色质”(chromatin)凝胶紧密包裹。在这片分子丛林中,只有极少数“特权”蛋白质能够真正“零距离”触及DNA,并直接参与到基因的开启、关闭以及细胞命运的 ...
该研究发现,77% 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在接受 CD19 靶向的 CAR-T 细胞治疗后,会发生一种神秘的“器官特异性炎症”,看起来像是疾病复发,但又截然不同,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——局部免疫效应细胞相关毒性综合征(local immune ...
5月30日-6月3日,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 ASCO )年会将在美国芝加哥举行。ASCO年会是全球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交流盛会,每年都会展示当前国际最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治疗技术。
季节性流感每年导致290000-650000例死亡。现有疫苗和大多数抗病毒药物靶向病毒表面蛋白,但这些蛋白每个流行季都会发生快速变异,导致保护效果减弱。而流感病毒核心分子机器——核蛋白(NP)和RNA聚合酶的结构特征尚未解析,阻碍了广谱药物的研发。
然而,人类的视觉存在局限,仅能感知 400 - 700 纳米的可见光,对于占太阳辐射能量半数以上的红外光却无能为力。这种感知局限,犹如让我们在探索世界的道路上戴上了 “有色眼镜”,错过了诸多精彩。
耳朵是人体最精密的三维器官之一,拥有三层结构、数十处的细微凹凸结构。耳廓 畸形 修复一直是整形外科的“硬骨头”,主要挑战在于制造一个能够精确复制耳廓复杂三维结构的集成支架。传统方法需要“拆肋骨造耳朵”,风险高、效果依赖医生手艺。
在一项新的突破性研究中,由来自奥克兰大学分子医学与病理学系副教授Christopher J. Hall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揭示了日光如何增强 免疫 系统抗感染的能力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Science Immunology 杂志上。 免疫反应具有很强的昼夜节律性,细菌清除能力的增强往往与生物体的活跃阶段同步。尽管中性粒细胞提供了大部分细胞抗菌防御功能,但人们对中性粒细胞的 生物钟 却知之甚少。基于此 ...
结果是,小鼠吃得更少了,体重也减轻了,就像它们在接受索马鲁肽治疗时一样。当这些神经细胞被杀死后,这种药物对食欲和脂肪减少的作用反而明显减弱。然而,恶心和肌肉流失等副作用依然存在。
在癌症治疗的漫长征程中,化疗一直是抗击肿瘤的“重炮”,然而这门“重炮”在攻击 癌细胞 的同时也常常误伤无辜,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恶心、呕吐、神经毒性等严重副作用,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 生活质量 。近年来,随着微生物组学的飞速发展,科学家们逐渐揭开了肠道微生物与 抗癌药 物相互作用的神秘面纱,发现这些微小的生物竟在抗癌治疗中扮演着“隐形守护者”的角色。
5月22日,益科思特(北京)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益科思特”)宣布其自主研发的T细胞衔接器双特异性抗体药物YK012(anti-CD19×CD3)完成首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给药,且患者状态良好,无任何不适。